广州小蓬仙馆石匾“小蓬仙馆”四字为叶名琛所书,始建于清道光年间,咸丰六年(1856)重建。光绪年间,仙馆先后更名为 “七公祠”“八公祠”并被用作兴办学堂。1958年作为炼钢场所,建筑严重受损,20世纪70年代仅存前殿和两边侧房。2001 年因建设芳村珠江隧道,小蓬仙馆成为广州首例因市政建设实施异地迁移保护的文物,耗时两年多将部分原构件拆卸,搬迁至醉观公园西北角重建。

小蓬仙馆与康有为渊源深厚,康有为祖父在芳村购建的康园与小蓬仙馆相邻。康有为幼时在此读书,1887年于馆内完成《人类公理》著作。

现存小蓬仙馆坐西向东,硬山顶配人字形封火山墙,绿色琉璃瓦剪边。门额书法、山墙檐下 “花开富贵” 砖刻、10米木刻浮雕,以及瓦当、柱础、门枕石的雕刻,尽显岭南建筑工艺特色。

小蓬仙馆全年6:00-19:00免费开放。可乘地铁1号线、11号线至芳村站A1或C口,步行 10 分钟抵达;也可乘公交到芳村大道中站或山村站后前往,自驾可导航醉观公园停车场。建议穿古风服饰,围绕建筑细节打卡拍照。周边可串联醉观公园六松园古石桥、盆景园,以及聚龙古村、白鹅潭艺术中心,深入感受荔湾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。

复制本文链接
未经正式授权,请勿转载,违者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