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紫阳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”因为这首桃花诗“语涉讥讽”,“头铁”的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4年半。官场的落寞,没有让刘禹锡颓废躺平,他在连州悠然自得,又写了诗句“剡中若问连州事,惟有千山画不如。”
虽然贬官对刘禹锡来说是一个悲剧,但是对连州百姓而言却是福音。他在连州重文兴教,留下大量诗句和遗迹。今天就跟着真乡推荐官来到连州,循着“诗豪”刘禹锡的脚步,重温他在连州的点点滴滴。
l 刘禹锡文化广场
位于市区东郊巾峰山麓,广场正面竖立一座反映连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大型汉白玉浮雕。广场北面有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科技馆等文化设施。
l 刘禹锡纪念馆
刘禹锡纪念馆位于连州中学内的燕喜山,中国古典宫廷式建筑风格,周围绿树环绕,突显了历史的厚重感。纪念馆一共有三层楼,一楼陈列着一些景美的国画和诗文,在这些诗文中,刘禹锡对连州风景赞誉有加,称其为“天下山水,非无美好”。
l 燕喜山
燕喜山,有很多亭,吏隐亭、十咏亭、君子亭、会友亭、醉翁亭等十几个。也有很多奇石,醉翁石、飞燕石、金鸡石、双剑石、仙人碗、仙猿石、金龟石等。还有很多名泉,天泽泉、北山古井、廉泉、涌泉、飞练瀑等。每一个亭,每一块石,每个泉都有其历史文化。
l 燕喜亭
燕喜亭座落在连州城燕喜山上,筑于唐贞元十三年(公元797年),是重檐四方亭,当时称为宴喜亭,为地方官员设宴消闲的场所燕喜亭四周怪石嶙峋,古树苍郁,盘根错节,历代文人的诗文石刻随处可见。
l 燕喜牌坊
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20米处,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,高6米,宽6.5米,青砖黄瓦,古色古香。
l 吏隐亭
吏隐亭是刘禹锡建于海阳湖畔的一座别具一格的观景亭,此亭“前有四榭,隔水相鲜。架险通蹊,有梁如霓”,并著有《吏隐亭述》。上世纪90年代连州中学开发研究燕喜文化,于1998年秋重修了吏隐亭。
l 纶隐处
离连州中学校门口不远处,有一个面积约百余平方米的水塘,水色清冽,绿树倒影,曰君子池。坊间有故事说,一日,刘禹锡偕友同游燕喜山。傍晚返途来到君子池旁,二人略呈酒意,余兴未了,百般感慨。忽然一阵夜风刮过,把刘禹锡手中的帽子吹落池中,刘禹锡躬身去探捞,只见水中身影与水底的帽子相迭,竟像帽子仍戴在头上一般。由帽子失落联想到政治失落,刘禹锡之后题“纶隐处”三字,命匠人刻于此处石上。至今该石刻仍清晰完好。
l 刘公祠
刘公祠始建于1945年,门额塑“唐相刘公几之堂”,该祠于上世纪80年代被拆。为纪念唐代连州籍宰相——刘瞻,刘瞻的父亲早年曾受教于刘禹锡。刘公祠展示了刘瞻清正廉洁的一生。
l 海阳湖
刘禹锡来到连州后,也带来了繁华京城的山水艺术,开创了岭南园林艺术先河,在连州建成了唐代第一个岭南名园———海阳湖。他将海阳湖疏浚修缮,建亭立榭,合为十二景,亲自为每处景区赋诗一首,合为海阳十二咏。海阳湖今已不复存在,只留连州兴连大道的海阳湖中央公园。
【连州美食攻略】
湟川北路与湟川南路附近有非常多的美食大排档
推荐大家品尝连州的牛杂煲、腊肉炒连州菜心、丰阳牛肉等
刘禹锡与连州的往事至今已逾千年
但一座座散落在山间的亭台与丰碑
不断的提醒着人们
这位伟大的诗人曾经来过
连州不远,即刻启程
与刘禹锡来一场相隔千年的相逢吧
真乡推荐官:李嘉镓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