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道顺德乐从,是因为乐从陈家祠,但是我在乐从第一次走进的古村落,却是另一条名叫沙边的水乡。
沙边村原为北江下游河一块名叫“海心沙”的沙丘沼泽地。先辈们耕耘劳作,日久年深,沙丘沼泽地变成了良田,故得名“沙边”。和沙边村紧紧连在一起的,是另一条名叫水藤的村子(不过我却分不清两村的边界)。水藤村建村于元代,因鸡头渡口至迳口水闸水底有一条像山藤的泥基,退潮时可看见,故定名为“水藤”。
这两个村子河网密布,古桥、埠头石阶随处可见,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腾龙桥。这座腾龙桥号称水藤地区四大名桥之首(其余三座分别为起凤桥、玉麟桥、瑞龟桥)。腾龙桥原本是江边的一座涵闸,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,不过在桥旁有一棵405岁高龄的细叶榕伴水而生,与树旁的炮楼、古桥一同见证村庄的变迁。
除了古桥外,村子另外一处同样值得一提的,便是何氏大宗祠。祠堂建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于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年)重修,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。该祠堂三间三进,前有两个对称的旗杆石,首进为歇山顶,有十四组承重斗拱,样式罕见,内部装饰精美。该祠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价值,是岭南明清祠堂的重要代表作。解放后,何氏大宗祠是“厚本小学”校舍。1957年,是“水藤小学分教处”,后改为“沙边小学”。祠堂于2001至2002年进行修缮,直到现在一直供老人们闲聊、打牌悠闲用。

复制本文链接
未经正式授权,请勿转载,违者必究